台大校長曾問:台大為何沒「茶系」?
🍵粉絲團: https://m.facebook.com/hanyi2016/
走進台大圖書館,不只充斥書香,也能聞茶香。台大圖書館、台大博物館群與臺紅茶業文化館合辦「方寸藏香」特展,以珍貴的茶盒茶罐文物及歷史照片為引導,訴說茶葉由「文化財」轉變為「全球貿易商品」的動人故事。
台大副校長張慶瑞表示,楊泮池校長去法國參訪時,發現有大學設立紅酒研究所,便問:為何台大沒有「茶研究所」?張慶瑞之後去浙江大學,發現該校有「茶葉系」。但他說,民間已經把茶的研究做得太好,台大如果要成立「茶系」,入學門檻會太高。
臺紅茶業文化館長羅一倫是展覽策展人。羅一倫表示,這次展覽對於地方文化館是難得的機會,長年深耕地方但能見度有限,希望跨出第一步後,未來能有更多的想像。「方寸」指的是儲存茶的容器,這次展覽的茶箱中,最重的重達58磅,小的茶罐僅一個手掌小。
羅一倫說,從17世紀東西方茶葉交流開始,茶讓西方趨之若鶩,而承載茶葉的茶葉盒更是高貴的表徵、上流社會的奢侈品,帶有濃厚文化性。當時對歐美上流社會來說,茶罐跟藝術品一樣,「還要上鎖」,收藏人根本不在乎裡面的茶葉好不好喝。
之後,全球化貿易讓茶葉深入歐美庶民生活,重商主義將茶葉的文化性轉變為品牌經營,實用性與設計感開始成為茶包裝的重點,小型茶罐成為解讀這個時代的最佳見證。
羅一倫說,此時茶葉的文化性降低,開始標準化,包裝更有設計感。當時也是台灣茶葉大量外銷的時代,家族長輩在海外發現很多「福爾摩沙。茶」的產品,花了很大精神把包裝、茶盒帶回來。
「回顧不只是懷舊,更是前瞻。」羅一倫認為,現在台灣發展「茶文創」時,除了設計精美外,應更增強文化性、貼近使用者。
●展覽日期:2016年3月1日至31日(周一至周日,9:00-17:00)
新聞連結 http://udn.com/news/story/9/1534263
留言列表